1993年,改革春潮涌動,國務院作出《關于金融體制改革的決定》,浙江首家外資銀行寧波國際銀行應運而生。
2012年,在新的金融改革大潮中,寧波國際銀行成功重組,全國首家由外資銀行改制而來的寧波通商銀行揚帆起航。
2021年,在“三三”規劃圓滿完成、迎來行慶九周年之際,寧波通商銀行逐夢前行,開啟“二次創業”新征程。
九年,串聯起寧波通商銀行這家年輕城商行與祖國同呼吸、與地方共命運的探索奮進、頑強拼搏歷程。
作為地方法人銀行,始終植根本土,堅持穩健經營,努力服務地方,注重特色和比較優勢打造,實現平穩較快發展,走出一條務實進取、具有通商特色的轉型發展之路。2020年以來,以習總書記考察浙江、寧波講話精神為指引,努力做好貫徹國家政策和自身穩健高質量發展“兩篇文章”,答好“四張試卷”,交出一份抗疫大考、轉型發展的良好“答卷”。
履行政治責任,答好第一張試卷:落實政策
——始終堅持黨的領導,提高政治站位,認真貫徹落實好黨中央、國務院、省市黨委政府及人行、監管等管理部門的決策部署和工作要求。
該行始終把國家方針政策作為行動指南。2020年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沖擊,把支持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作為首要政治任務,提供有力度、有溫度、有速度的金融服務。
落實政策有力度。在這場特殊的“戰役”面前,總行黨委堅強領導,迅速出臺系列政策措施??傂谐闪Ⅻh委書記為組長的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專門設立業內為數不多的行長為組長的政策統籌推進領導小組。全行出臺支持政策及方案26個,梳理推進31項監管指標落實,實施“增貸、減息、免費、延期、優先、快辦”等措施6項,升級“交運通”等抗疫支持產品5個,促進主要監管指標完成。其中人行支小再貸款投放金額25.4億元,位居全市銀行機構第四位。
降本減負有溫度。重點是針對受疫情影響突出客群及其他重點客戶,用好用足行內外各項政策。通過“減免利息”保扶困,“百億小微貸款減免息”等行動直接減免息約450萬元,受益企業550多戶。通過“續貸對接”保穩定,大力推廣“無還本續貸”,累計發放169筆、投放金額3.87億元,較上年增長6倍。同時,對年度新投放貸款給予利率優惠,重點針對抗疫貢獻突出、民生公共服務企業及中小微企業。
加快辦理有速度。在結算領域,做到“特事特辦”保平穩,開通疫情防控金融服務綠色通道。在授信方面,做到“急事急辦”保速度,一方面及時調整信貸政策,明確對疫情防控重點企業重點行業提供優先信貸支持;另一方面簡化信貸業務流程,在嚴守風險底線的前提下,優化信貸業務流程,積極推廣線上作業等。
履行社會責任,答好第二張試卷:支持實體
——充分發揮銀行支持服務作用,以“六穩六?!睘橹c,以戰略特色業務為抓手,全力保障中小微企業服務,支持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履行好社會責任。
重點領域支持差異化。植根于民營經濟大市,該行持續加強民營企業支持,實行單列信貸計劃,優惠內部資金轉移定價,強化民營小微資源保障。落實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要求,實施差異化信貸政策,增加中長期貸款投放。加大人才創業就業支持,實施“四單”機制,深化銀政合作,輻射下轄“英才”計劃,建立以銀行為基礎、政府及相關機構共同參與的“1+N”聯動發展模式。自2020年推出以來,服務客戶42戶,貸款余額1.11億元,為初創期人才創業提供金融支撐。
中小微服務專業化。重點是實行小微業務綜合施策,形成“1+7”專項措施,通過強激勵、提效率、聚產品、強督導、優審批、細免責、建隊伍“七管齊下”,切實破解發展中的疑點、難點和堵點,力求構建小微業務特色體系,支持小微企業融資需求,推動跨越式發展。經過努力,小微業務效能大幅提升,實現自動化審批占比達到40%,單筆審批時長縮短50%。通過綜合施策措施,推動中小企業貸款大幅增長,占基礎貸款比重較年初提升5.3個百分點。
踐行社會責任常態化。作為地方法人銀行,該行始終熱心公益、回報社會。2016年,專門成立“通商公益慈善基金”,并以此為依托,積極參與公益活動和愛心行動,持續推進“星寶兒童成長”“愛樂之城”等項目,譜寫扶危濟困的樂章。2020年,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全行多批次向紅十字會等機構捐贈133萬余元,并積極響應黨委政府號召,組織青年志愿者參加防疫行動。多年來,累計捐款達到412萬元,開展活動30多項,展現了小型銀行的擔當與大愛。
履行經營責任,答好第三張試卷:轉型發展
——以發展戰略為指引,全面落實年度工作目標,完成董事會下達的各項預算任務,為銀行創造良好業績,為股東創造良好回報,持續提升穩健發展質量。
致力轉型創新的發展。從外資行向內資的重組改制,不僅是股權和公司治理架構的轉變,更意味著全面經營能力的構建?!靶坳P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新生的通商銀行,在中長期發展戰略及三年規劃“藍圖”指引下,邁上持續轉型創新之路。九年來,經過初創期、成長期、提升期,實現“四向轉型”、“一區兩鏈”和科創金融的提升,發行國內銀行首單轉股型永續債,辦理寧波市首筆“微擔通”業務,投貸合作、美元債等不斷突破,推進科技興行戰略及332N架構建設,增強持續發展動力,引領和支撐新的發展跨越。
致力特色鮮明的發展。創建之初,就旗幟鮮明地定位于建設商貿金融專業銀行,大力推進特色化、專業化發展。經過多年探索,已在多個傳統細分金融領域形成比較優勢,連續多年榮獲“中國物流最佳金融服務機構”等獎項。一位領導調研時,形象地稱為“打造出汽車金融、物流金融、同業金融三張名片”。新的形勢下,該行立足主責主業,把“一區兩鏈”和科創金融作為特色戰略業務推進,聚焦“小型供應鏈金融”,努力打造新的“名片”。2020年末園區金融授信余額23億元,“兩鏈”業務批復敞口44億元。緊抓“金融科技試點城市”建設等契機,通過專項政策、專門產品及專業團隊推進,聚焦服務于有技術、高成長的小微科技型企業。目前形成“融才通、助創通”為核心、投貸聯動為助力的科創產品體系,科創類授信客戶160戶,科創貸款余額7.6億元。
致力業績優良的發展。多年來,該行始終堅持以發展為第一要務,努力克服基礎薄弱、外部環境嚴峻等困難,保持了持續穩健發展良好局面。2020年面對疫情挑戰,落實“兩手抓、兩戰贏”要求,取得來之不易的成績。全行總資產邁上千億元臺階,主體評級AA+級,人行綜合評價A級,主要指標位居城商行中位水平。多次榮獲寧波百強品牌、寧波市優質服務金融企業、寧波市優質中小企業服務品牌、寧波市模范企業等稱號。2020年榮獲市“六爭攻堅”先進集體,成為唯一一家獲獎的銀行機構。
履行管理責任,答好第四張試卷:合規風控
——強化全面風險管理,牢記經營風險是銀行的本質、管控風險是全員的責任,堅守合規底線,防范金融風險,確保長期持續的安全穩定局面。
筑牢“二篇文章”地基。通商銀行高度重視基礎管理,持續優化和夯實基礎管理體系。近年來,堅持服務與發展緊密結合、經營與管理同步推進,做到邊加強綜合化服務,邊推動特色化經營,邊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花了較大精力重新梳理調整基礎管理體系。從實施“制度管理年”,到加強“兩基管理”、牢固樹立“四個理念”、做到“三個牢記”,全行目標任務更加清晰,發展信心進一步增強,工作干勁明顯增強,員工活力持續激發,調動了全行積極性和主動性,為持續健康發展構建了重要支撐,筑牢了發展“地基”。
構建“三位一體”防線。成立之初,就結合實際,靈活采取個體、群模式、標準化產品的“三位一體”授信方式,適應不同客群需要。風險緩釋上,實行主體評級、資產分類、擔保的“三位一體”管理模式,加強多維度分析評價。隨著332N科技架構建設,推進全生命周期、全流程、全員“三位一體”的大風險管理體系。在不斷完善人控基礎上,持續向智能風控升級。建設大數據平臺,推行“打分卡”,組建建模實驗室,提升風控核心競爭力。尤其是在“網貸”新政下,規范發展線上業務,確保風險可防可控。在加強信用風險管控的同時,持續提升各類別風險管理水平。流動性指標持續改善,客戶投訴大幅下降,長期保持安全發展局面。
建設“合規通商”品牌。該行深刻認識到合規是銀行的本分,努力做到主動合規、實質合規和文化合規。陸續實施“長城計劃”,開展“合規通商”系列活動,完善“1+4”問責制度體系,構建“三合一”系統支撐,增強從文化到工具的支撐,實現從打基礎到上臺階的提升,努力打造“主動合規”文化和“合規通商”品牌。2016年以來,順應嚴監管形勢,持續落實“治亂象”要求,對內加強針對員工的“四嚴”案防管理,始終保持無案件、無重大事故的安全局面;對外強化針對客戶的反洗錢、反欺詐、反假幣“三反”管理。其中反洗錢工作全面提升,持續保持寧波地區唯一一家BBB級法人機構的好成績。在總行主動合規文化感召下,新設杭州分行從建行之初,就致力打造“案防合規標準行”,增強行穩致遠的基礎保障。
在新的三年起航之際,通商銀行將堅持立行初心、創業恒心,堅決貫徹落實各級黨委政府及監管要求,進一步做好“兩篇文章”、答好“四張試卷”,以客戶貼心銀行建設為目標,以高質量轉型發展為動力,在服務好實體經濟、中小微企業和城市居民的同時,大力推進“一區兩鏈”和科創金融特色戰略業務發展,努力實現“四三”規劃良好開局。
來源:寧波通商銀行 通訊員 高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