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在北京召開的文藝工作座談會上,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也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堅實根基。那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該如何更好地傳承和弘揚?
![]() |
穿漢服舉行傳統"成人禮" |
優秀傳統文化是國家和民族的靈魂,它承載著一個民族的歷史與精髓。然而如何承接傳統文化,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做法。有人提倡學習琴棋書畫,有人主張背誦唐詩宋詞,更有人身體力行模仿古人穿起了漢服唐服,于是各種傳統文化熱潮風靡而至。 漢服唐裝熱 早在2001年上海APEC會議上,唐裝就火了一把,各國領導人穿唐裝亮相,讓這一中華傳統服裝迅速走向世界。[詳細] |
![]() |
臺灣禪者林谷芳 |
林谷芳:穿漢服是簡單搬移 首先,中國文化中,儒、釋、道三家各有其生命角色,不能過度偏廢,要讀就要三家齊讀,這樣才真能把我們的文化承接起來。 其次,恢復漢服的行為是把中國傳統文化簡單化了。文化復興,不是拿哪一個朝代的衣服出來穿,那就有點泥古不化了。我們應該要回到中國人的美感當中,選擇民族服裝的形式特征,結合當下的生活方式,穿出真正的味道來。[詳細] |
![]() |
安徽六安"埋兒奉母"公益廣告引爭議 曝光后遭拆除 |
中國傳統社會孕育出的傳統文化是建基于農業生產方式和農耕文明之上的,傳統文化與以血緣家庭為紐帶的宗法社會文化息息相關,這決定了在傳統文化中存有一些陳腐、保守、褊狹的社會文化觀念和人倫道德信條?,F在的復興傳統文化的熱潮中,許多人對國學的精華和糟粕并沒有進行系統的區分,而是不加甄別地廣泛傳播。 包括儒學在內的中國傳統文化中,既有優秀的一面,例如提倡仁、義、禮、智、信;但幾千年前的孔子思想對于今人來說,亦有糟粕。有必要對其進行梳理,有所揚棄。有專家就整理了孔子留給中國的幾大糟粕思想,比如等級觀念,孔子推崇君權、父權、夫權,提倡愚忠、愚孝、愚節;比如愚民政策,讓民眾按照統治者的意思去做事,卻不要讓他們知道這樣做的原因,等等。這些糟粕思想都建立在封建制度集權統治的基礎上的,并不適合當今社會推廣弘揚。[詳細] |
![]() |
資料圖片 |
中國傳統文化的復興不是傳統文化的簡單復制、重復,而是傳統文化的更新、重建。具體說來,發揚光大傳統文化有賴于三度融合,即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方現代文化的融合,傳統文化自身的古今對照與融合,傳統文化與當代文化語境和時代精神的融合。 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方現代文化的融合 中西文化有很大差異,中國傳統文化以其鮮明的人文傳統、天人合一的追求區別于西方現代文化執著的科學精神、征服自然的強烈欲望和商業意識。但不容忽略的是,中西文化同樣不乏相通的識見和追求。人的生存與發展、生活與幸福問題是國學和西學共同秉有的主題,人性完善、社會進步是國學和西學永恒的追求。因此積極吸納西學的優秀成果,實現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方現代文化的融合不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它是中國傳統文化揚長避短、煥發新生機的重要途徑。[詳細] |
青少年參與"國學誦讀"活動"
山東:國學入課表進小學課堂為了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學生的精神修養和人文內涵,膠州市向陽小學將國學素養教育作為學校的特色教育之一來開展。據介紹,現在向陽小學的課程表里都有國學課,全校除六年級之外,所有班級每兩周開一次課,課本免費,共有100套課本。
北京:中國兒童中心誦讀國學經典 9月28日,孩子們在北京中國兒童中心誦讀國學經典。當日是孔子誕辰紀念日,在北京中國兒童中心國學班內,小學員們一起誦讀國學經典,紀念孔子誕辰日。
寧波鼓樓上演漢服"成人禮"10月5日到7日,每天下午3點整,鼓樓戲臺都會上演一場古風十足的女子漢服"成人禮"?,F場人頭攢動,戲臺附近,步行街上,甚至鼓樓二樓長廊里都聚滿了黑壓壓的人頭。[詳細]
|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鳳凰網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