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建設項目從設計到建成投用,主要通過甲方(業主)、乙方(建造方)、丙方(監理單位)三方合作,歷經12個環節,才能完成。
寧波面積不足10000平方公里,卻是全國知名"建筑業之鄉"。但是,一個地方的開發建設容量終究有限,只有大步"走出去",寧波建筑業才能成為"常青樹"。
近年來,寧波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視建筑業"走出去",采取各種方式方法鼓勵、幫助企業向外開拓市場。
2012年,寧波市政府專門在上海召開寧波建筑業走出去現場會,讓在上海扎根的建筑龍頭企業為寧波企業"現身說法"。
2013年,寧波市借承辦內地與香港建筑業論壇之機,與來自內地和香港的300多名代表,就當前內地與香港建筑行業互利合作展開研討。
2014年10月,寧波市住建委與市外經貿局邀請全市建筑業龍頭骨干企業與數家大型房產開發企業,舉辦"走出去"工作座談會暨促進境外投資培訓,就貫徹落實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更好地開拓境外建設市場,加快推動寧波建筑企業轉型升級發展進行研討。
寧波建筑企業眾多,但總體仍存在小、散、弱以及單體開拓市場能力和抗風險能力相對較弱等問題。[詳細]
寧波和上海地域相鄰,人緣相親,從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大批寧波企業家沿著當年寧波幫創業的足跡,踏上了浦江兩岸這塊中國改革開放最熱的土地。[詳細]
鑒于本土建筑業企業"守城",以及各地市場規則、風俗習慣、人文環境各異的實際情況,外地建筑業企業新進入一個市場并不容易。[詳細]
從國家建筑工程領域最高榮譽"魯班獎",到各地省級的優質工程獎杯;從各種克難攻堅的工法到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從國家、行業標準到省市級技術中心;從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到節能、節地、節材的環保綠色施工……在政府部門的鼓勵和扶持下,經過多年的發展提升,科技創新已成為流淌在寧波建筑業里的"血液",建筑業開始從粗放型發展方式向科技型發展方式轉變,早已不再是昔日的"體力活",而成了一門"技術活"。
根據寧波市建筑業"十三五"發展初步構想,未來幾年,我市將大力發展工程總承包、工程項目管理等國際通行的建設組織管理模式。通過在國有資金(政府)投資建設項目中試點推行工程總承包和工程項目管理,鼓勵企業對工程項目的勘察設計、采購、施工、試運行等實行全過程承包或代表業主對工程項目的組織實施進行全過程的管理和服務。引導設計、施工、監理企業提高綜合實力,調整經營結構,向具有設計、采購、施工綜合功能的工程公司和工程項目管理公司方向發展。
相比傳統模式,工程總承包具有諸多優點。工程總承包,有利于引導建設(業主)單位重視投資決策的科學性,提高可行性研究報告、工程初步設計的深度和有效性。[詳細]
寧波高專建設監理有限公司在開展傳統監理業務的同時,積極向投資咨詢、設計管理、招標管理、造價咨詢等領域拓展,獨立管理的寧波銀行總部大廈項目受到了建設部肯定。[詳細]
寧波第一所新型建筑工業化實驗樓在鎮海新城南區開放,PC(Precast Concrete 預制裝配式混凝土技術)技術正式進入寧波,"像造汽車一樣造房子"的綠色建筑理念在寧波發芽,也預示著寧波住宅建筑業的發展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甬港現代只是我市建筑業實行"人才強企"戰略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在省政府"加快培育建筑強省"和市委、市政府"加快建筑業轉型發展。[詳細]
寧波市建筑業人才數量近年來不斷增加,但不可忽視的是,現有的人才隊伍尚不能滿足企業轉型提升發展的需求。[詳細]
建筑業轉型要邁向更高層次、更高水平,高端人才是關鍵。市住建委加大工作力度,政策扶持與平臺建設"齊步走",使得寧波建筑業企業能招得進、用得上、留得住各類高端人才。[詳細]
根據寧波市建筑業"十三五"發展初步構想,未來幾年,我市將大力發展工程總承包、工程項目管理等國際通行的建設組織管理模式。通過在國有資金(政府)投資建設項目中試點推行工程總承包和工程項目管理,鼓勵企業對工程項目的勘察設計、采購、施工、試運行等實行全過程承包或代表業主對工程項目的組織實施進行全過程的管理和服務。引導設計、施工、監理企業提高綜合實力,調整經營結構,向具有設計、采購、施工綜合功能的工程公司和工程項目管理公司方向發展。
相比傳統模式,工程總承包具有諸多優點。工程總承包,有利于引導建設(業主)單位重視投資決策的科學性,提高可行性研究報告、工程初步設計的深度和有效性。[詳細]
寧波高專建設監理有限公司在開展傳統監理業務的同時,積極向投資咨詢、設計管理、招標管理、造價咨詢等領域拓展,獨立管理的寧波銀行總部大廈項目受到了建設部肯定。[詳細]
2014年年初被省政府命名為"建筑強市"的寧波,建筑業軍團繼續發力,市場拓展穩步推進,不僅寧波本地市場占有率超過了六成,"走出去"步伐越邁越大,超10億元的省外區域市場增至21個,省外完成產值占總產值的比重達38.9%。
建筑甬家軍,轉型在路上,奮進在路上。寧波建筑業,挺起經濟脊梁,鍛造城市筋骨。